农村小产权房最新政策出台,明确不得办理登记!
2020-06-19 13:12:42来源:农交网阅读量:3064
近年来随着农村宅基地农房管理的不断改革,农村小产权房也逐渐走进大家的视野。但是根据最新出台的农村小产权房政策,规定明确小产权房是不得办理登记来实现合法化的。
1、什么是农村小产权房?
农村小产权房指的是在农村集体土地上建设的房屋,没有办理相关证件,未缴纳土地出让金等费用。其产权证不是由国家房管部门颁发,而是由乡村和村政府颁发,也称为:“乡产权房”。说的通俗一点,就是在农村集体土地上建设的商品房。
2、农村小产权房不得登记
根据法律规定,在农村集体所有的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上,农民可以自行经营,而且农民自建的住房也是可以进行交易的。正是因为政策法律规定中存在很多模糊不清的地方,才导致了各地小产权房建设的泛滥,在合法与非法之间给小产权房留下了一个擦边球的空间。
大多数小产权房都是以‘新农村建设’、‘旧村改造’等名义,由乡政府或村委会主导开发,所获利益归集体所有。建造小产权房房屋的土地没有缴纳土地出让金和配套税费,绕过了层层审批关口,在销售时也没有缴纳相关税费。
自2018年以来,农村土地以及宅基地,相关权利证书已经陆续发放,目前覆盖范围已经达到90%左右,在2020年底要实现全覆盖,也就是说集体产权以及农村房屋产权,也即将拥有不动产证书。
在《关于加快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表示,对乱占耕地建房、违反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建房、城镇居民非法购买宅基地、小产权房等不得办理登记,不得通过登记将违法用地合法化。
3、农村小产权房购买风险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相比商品房,小产权房由于没有用地手续,其实是“无产权房”。小产权没有房产证。没有产权保障,也意味着不能对房子进行转让、处分,也不能过户。在购买时,买小产权房不能贷款,只能一次性付全款。如果政府要拆迁房子,小产权业主基本不会得到拆迁安置补偿。
综上所述,国家有明确的规定,城镇居民不得购置乡村的宅基地建房,也不可以购置小产权房。目前国度要求各地对乡村个人土地停止确权注销开展,但是对小产权房守法用地不允许发证,小产权房不受法律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