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饮料分级!怎么分的?
2024-04-07 10:40:13来源:农交网阅读量:383
3月26日,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宣布其研制的饮料“营养选择”分级标识目前正在试行中。目前,共有4家企业参与“营养选择”标识试点,包括现制茶饮、饮料食品等。下面农交网小编带来上海饮料分级是怎么分的?
一、上海饮料分级
近期上海区域部分饮品的售卖页面、产品包装、货柜等场景出现了营养分级标识,通过A、B、C、D四个等级,综合反映饮料中含有糖、脂肪等成分的情况。据介绍,“营养选择”饮料分级方法主要参考国内外标准,根据饮料中非乳源性糖、饱和脂肪、反式脂肪、非糖甜味剂的含量对饮料进行综合分级。“营养选择”分级标识分4级,从A到D级,推荐程度递减。“营养选择”全标识可用于饮料包装、点单程序、菜单等场景,放大的字母对应相应的等级。当无足够空间或背景过于杂乱无法展示全标识时也可使用简化标识,但在同一展示页面上,须同时标注解释款标识,让人们可以同时对总体的分级有所了解。
简单来说,一款饮料的“营养选择”分级要看它的“短板”。例如,某饮料的非乳源性糖含量为5.6g/100ml,因此非乳源性糖等级为C级;饱和脂肪含量为1.2g/100ml,因此饱和脂肪等级为B级;反式脂肪酸含量为0g/100ml,等级为A级;不添加非糖甜味剂,非糖甜味剂等级为A级;最终,该饮料的总体评级为C级。总体来说,A、B级饮料比C、D级饮料含有更低的糖和脂肪。
对于市场上玩文字游戏等鱼龙混杂的情况,建议消费者在购买饮品时应仔细阅读成分表,了解产品的真实营养价值。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食品标签的监管力度,确保标签信息的准确性和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