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
2024-03-01 10:46:29来源:农交网阅读量:376
商品房预售制度在我国房地产产业发展历史进程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预售制度施行近30年来,其负面效应日益凸显。下面农交网小编带来为什么要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
1、单方面风险
商品房预售制度弊端在于让购房者承受了巨大的单方面风险,预售买卖双方风险存在严重的不对等。房地产企业在交付房屋前收取全部预售款,意味着将建设风险和融资压力提前转嫁到了购房者身上。一旦项目存在问题,购房者就面临着延期交房甚至烂尾、房屋质量有问题、配套设施虚假宣传等不可预知的重大风险,还有可能面临着自身贷款的违约,给个人生活造成影响。
2、预售资金监管
根据现行规定,商品房预售项目应当在指定的监管银行开设专用账户,购房者支付的预售房款应当存入该账户。该账户由政府管理机构、监管银行与房地产企业三方共同监管。但在实践中,预售资金有时未能按照规定进入银行的监管账户,或者虽进入监管账户,但房地产企业用提前支取资金、虚报工程进度等各种办法套取预售资金。
3、高风险开发模式
很多企业或个人只要筹集小部分资金,后续通过银行贷款、代建单位垫资、收取全额预购房款等方式,虚构资金宽裕假象,借此可不断去滚动资金。一旦出现市场风险事件和预期不良等情况,就会导致资金链断裂、工程烂尾项目搁置,不仅给地方政府带来很大压力,也给普通购房者造成了极高的风险和严重的后果。
商品房预售制度的平稳运行需要各政府部门对预售的整个过程建立完善的预售监管机制,并且要求相关部门在各个实施阶段都严格履行相应规定。相较于现房销售,商品房预售对政府的行政能力和跨部门协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额外增加政府管理成本。同时,商品房预售中,由于涉及的购房者人数众多且预售金额较大,房地产企业的违约行为不仅会严重损害购房者的合法利益,也会削弱提供贷款银行的经营能力,造成银行不良资产率升高,市场流动性降低,严重的话可能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