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6666-737
农交网APP

农交网APP

扫码下载

农场管家APP

农场管家APP

扫码下载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关注有礼

商务合作

农交客服

扫码咨询

为何推进大面积单产提升?聚焦哪些关键作物?

2024-01-22 10:46:56来源:农交网阅读量:827

据农业农村部网站消息,今年,农业农村部启动粮油等主要农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统筹整合200多亿元,在100个大豆、200个玉米重点县整建制推进,从耕种管收、地种肥药全领域全环节找短板、补弱项。下面农交网小编带来为何推进大面积单产提升?聚焦哪些关键作物?

一、为何推进大面积单产提升?

大面积单产提升是相较于小面积示范的一个明显不同提法。目前,中国农业生产仍是“单技术为主、小面积示范”的传统推广模式,大田生产技术到位率不高,还未形成“多技术集成、大面积普及”均衡增产的格局。

二、聚焦哪些关键作物?

农业农村部明确,突出关键作物,分层次推进。具体看,第一层次是产能提升最迫切、单产提升潜力最大的大豆、玉米两个作物,作为农业农村部的工作重点,率先启动单产提升行动,力争尽快实现突破;第二层次是产能提升有需求的油菜、水稻、小麦,农业农村部指导各省结合实际统筹推进实施;第三层次是棉花、甘蔗等重要的大宗经济作物。

种植密度普遍增加。密度增加是今年大豆玉米单产提升的重要因素和显著特点。各省份围绕增加种植密度这个关键,重点推广大豆高台大垄密植、玉米增密精准调控等高产技术,整建制示范县种植密度增加明显。东北四省区推广大豆高台大垄密植面积2491万亩、比上年增加904万亩,亩均密度增加6000株。黄淮海地区实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大力推广密植精准调控技术,30万亩项目区亩均密度提高500株以上,示范带动德州市两季“吨半粮”102万亩。河南狠抓秋粮抢时早播、良种推广、增加密度等十项措施,全省玉米平均密度达到4400株以上,较上年提高200株以上。内蒙古杭锦后旗实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20万亩项目区玉米平均亩种植密度达到5500株,比非项目区多750株左右。

大面积单产明显提升。各地扎实推进单产提升,在绿色高产高效、单产提升工程等项目的支持带动下,各地高产典型呈现出连片面积大、案例数量多、季季产量高等新特点。新疆额敏县10万亩玉米单产提升工程项目区平均亩产1034公斤、提高135.4公斤,成为大面积创高产典型。山东齐河县打造20万亩集中连片高产地块,小麦、玉米两季作物平均亩产合计超过1500公斤。北大荒集团七星、友谊、八五四、八五六、八五五5个农场大豆高产核心攻关区亩产均超300公斤。

大面积提单产在全国粮食产量高位增加中作用凸显。据测算,综合分析评估政策支持、工作推进、气象条件、经济水平等因素,开展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的整建制推进县粮食单产增长率比非项目县高8.8个百分点,300个大豆、玉米整建制推进县单产提升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73%以上。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农交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农村产权交易服务平台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农交网”。

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