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6666-737
农交网APP

农交网APP

扫码下载

农场管家APP

农场管家APP

扫码下载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关注有礼

商务合作

农交客服

扫码咨询

加快推进深远海养殖发展!深远海养殖主要模式有哪些?

2023-06-19 10:49:10来源:农交网阅读量:1215

大力发展深远海养殖,对优化水产养殖空间布局、促进海洋渔业转型升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改善国民膳食结构、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均具有重要意义。近日,8部门发文推进深远海养殖,下面农交网小编带来深远海养殖主要模式有哪些?

一、加快推进深远海养殖发展

1、准确把握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树立大食物观、向江河湖海要食物的重要讲话精神,拓展深远海养殖空间,推进深远海养殖渔场建设,保障优质水产品供给。坚持市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养殖生产经营者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全产业链全环节推动深远海养殖发展。坚持科学布局。合理规划布局深远海养殖,完善政策管理制度,加快形成规范有序的深远海养殖发展空间格局、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坚持科技引领。推动跨学科联合攻关,加强深远海养殖技术和设施装备研发创新,不断提高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水平。坚持绿色生态。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深远海养殖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产和生态协调发展。坚持安全发展。防范化解生产经营安全风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生物安全和产品质量安全。

2、优化养殖空间布局。

鼓励发展养殖水体在1万立方米以上的深远海养殖渔场,其中,桁架类网箱及养殖平台、养殖工船原则上布设在低潮位水深不小于20米或离岸10公里以上的海域,重力式网箱布设海域水深不小于15米。从事深远海养殖要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养殖水域滩涂规划要求,在内水和领海开展深远海养殖,要依法申领《不动产权证书》(登记为海域使用权)和《水域滩涂养殖证》。在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内开展深远海养殖,要符合国家关于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海域空间利用管理要求。依托深远海养殖开展旅游、餐饮、住宿等生产经营活动,要取得相关主管部门的从业许可并接受监管。

3、推动全产业链发展。

积极围绕装备制造、养殖生产、加工流通和品牌培育等重点环节,促进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协调发展,不断提高产业综合效益。大力推行健康养殖,根据环境承载力,科学确定养殖模式、品种和密度,规范使用国家批准的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做精做好水产种业,培育适合深远海养殖的当家品种,鼓励养殖本地种,养殖外来种要科学论证,采取有效防逃措施。积极发展水产品加工流通,加强产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健全水产品质量责任体系,建立质量追溯机制,培育区域性优质特色品牌。鼓励创建深远海养殖类型的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

4、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深远海养殖项目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开展环境影响评价,避让相关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深远海养殖生产经营者应依法使用达标燃料,配备含油污水、养殖废弃物、生活垃圾处理等污染防治设施设备,按照相关污染物排放标准及要求收集、处理、排放污染物,依法妥善处置弃养弃用深远海养殖装备。

二、深远海养殖主要模式有哪些?

深远海养殖主要指以重力式网箱、桁架类网箱及养殖平台、养殖工船等大型渔业装备为主体,以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装备技术为支撑,在深远海进行规模化高效水产养殖的方式。

以上就是加快推进深远海养殖发展的相关内容介绍。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农交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农村产权交易服务平台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农交网”。

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