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返乡兴乡补贴政策有哪些?广东动员30万青年下乡返乡兴乡
2023-04-06 11:31:02来源:农交网阅读量:7475
《广东青年下乡返乡兴乡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三年行动》全文发布!下面农交网小编带来下乡返乡兴乡补贴政策有哪些?广东动员30万青年下乡返乡兴乡!
一、下乡返乡兴乡补贴政策有哪些?
统筹用好中央和省、市各类返乡创业就业扶持政策,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做好银政企对接,加强金融扶持,充分整合各方政策资源,强化经费、人员、阵地、技术保障,形成支持青年下乡返乡兴乡的合力。
二、广东动员30万青年下乡返乡兴乡
到2025年底,广东共青团服务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工作框架全面确立、重点更加突出、机制更加完善、功能更加凸显,形成一批具有广东共青团特色的工作项目和服务品牌,基本实现省级有平台、市市有支撑、县县有载体、镇镇有队伍、村村有能手,累计组织10万名青年下乡帮扶、联系服务10万名青年返乡实践、培训服务10万名青年提升兴乡技能,力争实现带动1万名青年入县下乡就业、培育支持1万名青年县域创业。
(一)组织城市青年下乡
1.深化广东高校毕业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行动,每年派遣志愿者1万名。招募选拔优秀高校本科毕业生或在读研究生,到粤东粤西粤北12个地市及肇庆市、惠州市龙门县基层一线开展2至3年乡村振兴志愿服务,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组织志愿者担任挂兼职团干部,当好乡村振兴宣传员、返乡创业联络员、美丽圩镇服务员,加强乡村政治骨干和公益人才建设。推动出台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进一步鼓励和支持服务期满志愿者扎根当地,深化优秀人才跟踪培养。
2.每年组建1千支“三下乡”重点团队服务县镇发展。深化广东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搭建高校共青团助力县域发展工作对接平台,根据县、镇的实际需求,发挥高校的科研优势和人才优势,组织高校团委揭榜领题、精准对接,每年组织1千支省级重点团队,以“下乡对接、长期跟进”的形式,围绕县镇产业发展、重点项目、科技攻关、创业帮扶、青年培育等提供服务。
3.每年吸引省内外1千名青年企业家对接县域产业项目。开展面向省内外青年企业家的招商活动,开展青联委员入县下乡、“青年企业家百县行”、青创交流营等活动,组织青年企业家积极参与“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围绕产业发展、美丽圩镇、乡村创业等开展产业项目对接。
(二)动员在外青年返乡
4.每年组织3万名大学生返乡实习就业。市、县普遍建立常态化联系本地户籍大学生的制度机制,各市、县团委直接联系服务一批大学生,建立人才联系和返乡就业台账,推动纳入本地人才工作体系。各市、县普遍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依托“展翅计划”为返乡大学生提供见实习和就业岗位,每年组织不少于3万名大学生返乡实习实践。通过开展地方发展宣介、人才政策解读、产业考察学习、定向招聘等,引导大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
(三)培育本土青年兴乡
5.每年帮助3万名乡村青年提升兴乡技能。建立省市县分级覆盖的“领头雁”培训体系,深化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培养,支持青年领办合作社、发展农村电商、推广农业科技,市、县团委培育凝聚一批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实施高素质青年农民培育,依托广东精勤农民网络学院,动员青年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培育孵化一批青年乡村振兴电商达人,组织开展“青耘中国”直播助农活动,助力农村产业发展和农产品销售。
6.每年支持3千个县域青年创业项目。设立广东青年乡村创业担保贷款贴息专项资金,面向符合条件的大学生、返乡创业青年给予贴息贷款支持。指导支持市县团委与属地金融机构合作开发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等金融产品,优化农村青年创业金融服务。面向在读和毕业2年内的大学生,每年资助一批结合地方产业特点的乡村振兴领域大学生创业项目,并提供创业培训、金融服务、产品宣传等综合培育。强化“挑战杯”“创青春”等竞赛活动孵化培育功能,搭建广东青年创新创业服务平台,鼓励帮扶青年创新创业项目到县域落户转化。动员各级青联、青企协、青商会、青农会、青科协等,遴选创新创业、产业发展、经营管理等领域青年企业家、青年科学家,组建青年返乡创业导师队伍,结对指导青年返乡创业项目,建立结对跟踪和帮扶机制。
以上就是下乡返乡兴乡相关内容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