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6666-737
农交网APP

农交网APP

扫码下载

农场管家APP

农场管家APP

扫码下载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关注有礼

商务合作

农交客服

扫码咨询

广西玉林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的发展现状与思考

2018-02-01 11:54:48来源:玉林日报阅读量:2076

20141030日,玉林市成立了广西首家地级市农村产权交易机构,正式开业运营以来,我市紧紧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改革任务。那么,全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现状如何?存在什么问题?有什么建议?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是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三农”工作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我国农村改革进入深水区之后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相继对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作出了重要部署。20141030日,我市成立了广西首家地级市农村产权交易机构,正式开业运营以来,我市紧紧围绕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改革任务,着力完善市场体系,创新品种方式,拓展服务功能,形成规范有序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推动了农村要素流通,实现了农村资产资源的资本化,促进了农业现代化。

一、全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现状

201411月,玉林市成为广西唯一获批的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地级市试验区,具体承担“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试点”试验任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积极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以改革添动力,以创新促发展,在建立组织保障体系、交易平台体系、经营服务体系、金融支持体系、风险防控体系等五大支撑体系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稳步有序地推进整个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通过建立以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为核心,在各县(市、区)设立分中心、镇(街道)设立服务站、行政村(社区)设立服务室的四级联动交易服务平台,同时组建一支活跃的农村产权经纪人队伍,形成了区域全覆盖的“4+1”市场体系。截至20175月底,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累计组织土地承包经营权、林地使用权、水域养殖权交易服务的交易及完成鉴证项目共396个,涉及交易合同8680份,出具鉴证书574份,累计流转面积29.27万亩,涉及流转交易总额25.97亿元。发放各类农村产权抵押贷款95笔,累计贷款金额3.76亿元。实现了“把产权推向市场、把红利留给农民”的目标,形成了“平台搭建领跑全区、交易规模领跑全区、市场影响领跑全区”的良好态势,为全区乃至全国农村改革工作探索了路径、积累了经验,得到了各级领导、各届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袁纯清在调研考察时,对我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给予充分肯定。

二、存在问题

目前,制约我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镇、村级服务机构建设进度较缓,场外交易行为依然占大部分。目前只有少部分的镇(街道)、村(社区)建立了服务站与服务室,拖缓了四级服务平台的全面建成。各级政府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的政策法规宣传、知识普及等方面未能充分进行有效宣传,没有相应的流转交易市场体系,群众对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的知晓度、认可度低,入场交易少。

二是农村产权融资过程中的困难。首先,抵押贷款业务开展不均衡。工行、中行、建行、交行等大型银行由于市场定位、风险把控、业务授权等限制尚未开展相关业务。其次,农村产权抵押物处置难、变现难。农村产权抵押贷款风险较大,容易受资源条件、自然环境、市场因素等不利因素影响。由于风险补偿机制尚未健全,发生风险后,抵押物处置变现相对较难。再次,抵押贷款规模较小。缺乏专业农村产权价值评估机构和专业资质评估人员,以及评估标准和操作程序,大部分评估机构对农地上的种植物价值均不认可,因此即便经营业主成功申请贷款,额度也较小。

三是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机构持续性发展难度大。市农村产权交易平台肩负着本地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主营业务以公益性服务为多,基本不收费,经营业务来源少,但工作任务繁重,运行成本大,影响了交易平台的正常运转。

三、对策建议

()加快健全市场体系,维护市场秩序的规范性。全力建好各县、镇、村三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市县镇村四级服务平台功能。加快培养农村产权经纪人队伍,构建完整的“4+1”农村产权交易工作服务体系。各级政府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农民群众农村产权意识,引导私下交易进场交易,规范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的市场秩序。

()促进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推动农村产权顺利实现融资。推动《玉林市农用地估价参考指引》出台,形成具有市场公信力、客观反映产权价值的评估标准。探索开展“三块地”抵押贷款和融资担保。稳妥开展农村承包地、宅基地和经营性集体建设用地抵押贷款试点。创建农村产权融资新模式,引入保险赔付机制,推广贷款履约保证保险险种。推动各银行机构将农村产权融资与现有的“三农”增信方式和产品组合起来,探索与产业投资基金、涉农财政补贴、风险保障金、涉农担保、保险以及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等涉农政策的组合模式。

()创新探索交易品种,强化持续发展能力。立足主营业务,拓宽交易品种,扩大经营业务规模。争取全市的农村集体资产交易、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进入交易平台交易。采取政府支持与市场建设相结合,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来承担交易平台开展公益性服务的基本成本。将交易平台逐步发展成为实现自负盈亏、运营规范的市场经营主体,形成服务与发展并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的良好模式。

()加快配套服务功能,打造功能齐备的交易平台。完善会员制度,积极引导专业中介机构,为各类农村产权交易提供法律咨询、产权评估、融资担保、交易公证等配套服务。建设功能齐备的信息平台,搭建全市统一的农村产权交易信息网站,打造全市农村产权市场体系的软件管理、硬件支撑和指挥查询平台,加强产权流转交易的规范性。

()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推动保险机构扩大涉农保险覆盖面。不断提升土地承包经营权与林权的颁证到户率,减少权属不清引发的纠纷。加快完成县级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庭、乡镇调解室标准化建设和村级调解小组的组建,建立规范有序的调解仲裁体系。积极引导活体动物等生物资产和林木等种植业品种抵押质押办理相应的涉农保险,不断扩大涉农保险覆盖面,充分发挥保险的风险保障作用,分散抵押质押贷款风险。(作者系玉林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董事长、总经理罗琼涛)

注:玉林市,古称郁林州,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广西东南部,东连广东茂名市,西接钦州市,南邻北海市,北毗贵港市,东北与梧州市接壤。辖玉林、贵县、桂平、平南、容县、陆川、北流、博白八市县。面积1.2838万平方公里,人口717.32万(2016年末户籍)。

玉林地处东南地区桂东南丘陵台地,境内山地、丘陵、谷地、台地、平原相交错,尤以丘陵台地分布较为广泛。气候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河道南北分流,南属南流江水系,北属郁江水系。

玉林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有“岭南美玉,胜景如林”之称。有大容山国家森林公园,世界最大的铜鼓出土地——北流铜石岭风景区,“天南杰构”江南四大名楼——容县经略台真武阁,亚洲第一天然石桥——博白天仙桥,全国四大名庄之一——陆川谢鲁山庄等;近代名人刘永福、朱锡昂、王力、李明瑞、俞作豫、黄旭初等名人故居;玉林市狮山公园、湿地公园、龟山森林公园和大型人文景观——云天民俗文化世界(云天宫)。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农交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农村产权交易服务平台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农交网”。

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