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的由来和风俗有哪些?小年节日风俗汇总!
2023-01-13 11:36:30来源:农交网阅读量:1021
对于小年来说,相当于是大年的一个预热,是在过大年之前的一场彩排。而且,小年对于南北方还有很多的差异。下面农交网小编带来小年的由来和风俗有哪些?同时为大家梳理小年节日风俗汇总!
一、小年的由来和风俗有哪些?
1、小年的由来
小年是我国汉族传统节日,也被称为谢灶、祭灶节、灶王节、祭灶。在不同的地方日期不同,在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或二十五(民俗专家说,在古代,过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也就是说,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像北方,在南宋以前都是政治中心,受官气影响较重,因此小年多为腊月二十三;相反,南方远离政治中心,小年便为腊月二十四;而鄱阳湖等沿湖的居民,则保留了船家的传统,小年定在腊月二十五,“无论是哪天过小年,人们辞旧迎新的愿望却是一致的”。)(四川和贵州等部分地区腊月三十为小年,正月十五为大年),在山东部分地区小年为腊月二十二。小年被视为过年的开端。
清朝的皇帝从雍正年间开始,每年腊月二十三在坤宁宫祀神,为了节省开支,皇帝顺便把灶王爷也拜了。以后王族、贝勒随之效仿,于腊月二十三祭灶,自此开始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过小年的分野。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和二十四,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灶日,又称“小年”。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
2、小年的风俗
北方的小年要吃饺子,其实在北方的很多节日都有吃饺子的习俗,小年也不例外,除了吃饺子,在北方还有一个说法是“灶王爷上天”,为了不让灶王爷说凡人的坏话,所以大家都要吃麻糖,用来黏住灶王爷的嘴,不让他上天之后进谗言。
而南方的风俗就是吃汤圆,南方人在一些重大节日里都要吃汤圆,小年也不例外,所以汤圆香甜软糯,本来就是美好团圆之意,所以一直深受南方人喜爱,南方的汤圆也是品种做多,口味最全的地区,除了汤圆,南方还有吃年糕的习俗,意为“年年高”。
二、小年节日风俗汇总
1、祭灶
小年这一天人们不仅会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瓜、糕点等,也会把旧的灶神画像换下来,贴上家家户户“请”回来的一帧新灶王像。
2、扫尘
过小年意味着离过春节不远了,小年这一天人们通常会彻底打扫室内卫生,俗称为扫尘。而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为迎接新年做好充分准备。
3、吃灶糖
灶糖起初为祭灶、辞灶时的供品。人们认为灶糖富有粘性,用糖祀灶可以粘住灶王爷的嘴,使他上天后无法说人的坏话和过错。
4、剪窗花
小年通常是在为过春节做准备,而剪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窗花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是剪纸品种之一。
5、洗浴
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
此外,小年各地的禁忌各有不同,相传湖北部分地区,小年忌宰杀。河南有些地方忌讳捣蒜,认为小年捣蒜会把家里捣穷了。
以上就是小年的由来和风俗的相关内容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