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6666-737
农交网APP

农交网APP

扫码下载

农场管家APP

农场管家APP

扫码下载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关注有礼

商务合作

农交客服

扫码咨询

浙江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如何助力乡村振兴?

2024-03-22 10:33:15来源:农交网阅读量:412

近些年来,在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成果更新、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土地承包经营权纳入不动产统一登记等方面,各地自然资源部门持续巩固工作成果,积极拓展登记成果在维护农民财产权益、促进农民增收、加强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等方面的作用。下面农交网小编带来浙江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如何助力乡村振兴

登记数据质量提升

浙江积极开展不动产登记全量信息的清理整合和质量提升。2022年年底,全省全库的7495.89万条数据汇交至自然资源部;2023年年底,全省90个县(市、区)的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成果入库数据汇交到国家平台,实现“应登尽登、应发尽发”。

同时,浙江推进地籍调查全覆盖,摸清底数,助推房地一体宅基地历史遗留问题化解,并做好日常登记、日常更新和共享应用等工作。截至目前,全省完成宅基地地籍调查849.32万宗,完成宅基地确权登记788.57万宗(其中房地一体确权登记440.57万宗)。宅基地改革试点地区先行先试成效明显,嵊州等9个县(市、区)提前完成符合条件的登记工作,象山、柯桥登记率达到95%以上;“一户多宅”、缺少权属来源资料等问题底数进一步清晰,推动解决宅基地历史遗留问题政策制定细化、落地见效。

“线上+线下”深度互通

在打破城乡壁垒、全面建立城乡一体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基础上,浙江进一步推动农村登记工作日常化,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网上掌上好办、本地异地同步”的服务体系,保障资源要素流通。

在线下登记服务中,浙江进一步优化登记业务流程,精简申请材料,缩短服务距离,推动服务便民“就近办”、政策下乡“延伸办”。浙江一方面发挥基层站所力量,将农房发证专窗延伸至乡镇(街道);另一方面,在有条件的地区将服务点延伸至村,由村委配合代理业务公司上门收集相关证件和资料,村民跑一次或者不用跑就能办成事。如,杭州市富阳区选择10个试点村,将便民服务中心登记点延伸至村,在乡村地区形成了较为完善的“15分钟办事圈”模式。

同时,浙江着力推进不动产智治“农村宅基地及住宅产权全链智治”子场景搭建,加强不动产智治相关理论研究和制度建设,打通和农业农村、住建等部门数字化应用的数据、场景壁垒。群众不出村,即可完成相关业务办理。如,绍兴市建设的“农村宅基地及住宅产权全链智治”子场景,打通6个环节,涉及63个事项,推动农民建房与不动产登记协同,实现农村“一码管宅”。浙江借助“一地创新、全省共享”机制,将这一创新经验在全省推广。

探索以确权登记促进农民增收

在乡村,不动产登记成果是农民和土地关系的重要凭证。浙江在实现数据整合、信息共享、统一登记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以确权登记加快构建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让农民的“钱袋子”真正鼓起来。

通过确权登记,浙江为盘活农户的静态资产打好基础,助力农户把“死产”变“活钱”。作为国家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义乌通过农房抵押贷款,有效解决村办企业规模小、流动资金短缺等问题。截至目前,义乌已办理农房抵押逾3.65万笔,抵押贷款金额超过327.37亿元。丽水市庆元县作为全国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在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成果基础上,成功实现隆宫乡莲湖村首宗农地入市,打通“政银合作”路径,开出浙江首张农地入市“零等待”授信单,将银行授信整体办理时限提前90天以上,保障农村产业项目更快“落地生金”。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农交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农村产权交易服务平台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农交网”。

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