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目的和意义!为什么要进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2023-10-30 11:03:14来源:农交网阅读量:1638
现阶段,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水平不断提高,经济体制也在不断完善,这三者的协同发展对农村地区产权制度的完善有重要作用。下面农交网小编带来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目的和意义,为什么要进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一、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目的和意义
产权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必须健全农村产权制度、加强产权保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通过实行土地家庭承包经营等,不断推进农村产权制度建设和改革,为农业长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这次中央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行总体部署,是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重大举措,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首先,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道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农村集体所有制,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经济体系的基本特征。农村土地等资产集体所有,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我国基本国情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只有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切实破除束缚集体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才能巩固和发展农村公有制经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经济体系。
其次,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的迫切需要。目前全国农村集体土地以外的各类账面资产数额庞大,但集体资产产权归属不清晰、保护不严格、流转不顺畅等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制约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进一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形成既体现集体优越性又调动个人积极性的运行新机制。
第三,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农村集体资产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主要财产,是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广大农民群众对此高度关注。顺应农民群众的新期待,加快明晰农村集体资产归属、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更多权能,不仅有利于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增加财产性收入,而且有利于优化农村资源要素配置、全面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第四,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提高农村治理能力的重要举措。农村集体所有制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村民自治相互补充,共同构成我国农村治理的基本框架。集体经济是这个框架的重要经济基础。改革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不仅是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重要途径,也是夯实农村社会治理基础的重要举措。
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关系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