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改造如何留住新市民?
2023-10-17 11:18:01来源:农交网阅读量:446
今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但事实上,在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已走过40多年,城中村的人口、空间和产业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下面农交网小编带来城中村改造如何留住新市民?
一、城中村改造如何留住新市民?
在上一轮城中村改造中,过度的房地产开发和过度的市场化,致使一部分新市民失去在城市低成本居住机会,同时新的城中村不断在改造中产生,带来新的改造成本。
随着超大特大城市的外来人口流入规模继续增加,如何在城中村改造重提“拆除新建”的当下,既不会因改造带来贫富差距的加大,也不会让青年人和新市民丧失低成本居住空间,并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成为业界关切。
在目前房地产市场比较萧条、经济增长乏力的情况下,城中村改造可以拉动投资。但这并不等同于要在超大特大城市开启“城中村的棚改计划”,相反,地方政府应该更好地吸取此前的棚改和旧改的经验教训。
未来,在延续城中村为新市民提供住房的历史逻辑下,应更好发挥市场作用。比如,可以将城中村改造的安置房扣除各家自己所需的住房需求,鼓励村民将富余部分建设成小面积租赁住房,作为新市民低成本住房体系的重要构成。
此外,住建部多次提到,城中村改造将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相结合,各地城中村改造土地除安置房外的住宅用地及其建筑规模,原则上应当按一定比例建设保障性住房。
根据住建部近日明确的城中村改造细则,对于一部分集聚了产业的城中村,在改造中将做好产业搬迁和转型升级,在摸清城中村产业状况的基础上,城市政府将安排好产业转移承接园区,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先行有序疏解集聚产业。改造后,将根据城市产业发展规划,合理安排产业布局,引入优质产业项目,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并提供一定规模比例的低成本创业空间,保障小微企业和个体户创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