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35年山东省国土空间规划:确定三类主体功能区
2023-10-09 11:47:21来源:农交网阅读量:933
近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山东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下面农交网小编带来2021—2035年山东省国土空间规划,确定三类主体功能区。
一、2021—2035年山东省国土空间规划
1、农产品主产区52个
主要位于鲁西、胶莱、沂沭等平原地区,是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的重要区域;
2、重点生态功能区17个
主要位于泰山、沂蒙山、昆嵛山、黄河三角洲、南四湖等地区,是保障生态安全、维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的重要区域;
3、城市化地区67个
主要位于济南、青岛都市圈的核心区域,设区市市辖区,以及胶济、京沪等重要交通廊道,是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力源、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同时加强区域开放协调联动。坚持服务国家开放发展大局,全面对接融入国家区域重大战略,推动黄河流域融合发展,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地区合作,强化省内重点地区协同协作和邻界地区管控引导,建成国内大循环的战略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带动作用,落实“一群两心三圈”区域布局,完善济市圈、青岛都市圈核心功能,加强省会、胶东、鲁南地区协调发展,构建功能互补、高效协作的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格局。
按照城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主体功能定位,引导人口合理集聚,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到2035年,形成2个特大城市,14个大城市以及22个中等城市、56个小城市组成的城镇体系。打造以济南、青岛、烟台为引领,济青产业发展带、沿海产业发展带为支撑的“三核两带”新旧动能转换空间布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优化县域空间布局,形成“县城-乡镇-村(社区)”梯次分明、功能协调、布局合理的城乡空间格局。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乡村地区延伸、基本公共服务向乡村地区覆盖,逐步实现城乡设施服务水平均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