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建设建后管护政策措施有哪些?
2023-08-21 10:22:56来源:农交网阅读量:1528
实施高标准农田对于提高农业产出、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村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以及提升农民生活质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农交网小编带来高标准农田建设建后管护政策措施有哪些?
一、高标准农田建设建后管护政策措施有哪些?
落实好建后管护措施是确保高标准农田长期发挥效益的关键。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见》(国办发〔2019〕50号)的有关要求,各地要建立农田建设项目管护经费合理保障机制,调动受益主体管护积极性,确保建成的工程设施正常运行。2023年4月,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制定印发的《耕地建设与利用资金管理办法》(财农〔2023〕12号)明确提出,地方各级财政应当合理保障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支出。近年来,我部积极指导各地做好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工作,推动采取省级财政拿一点、县级政府补一点、村集体筹一点、经营主体掏一点等方式,多渠道筹措和保障管护资金。在管护权责方面,对以村集体为管护主体的,可根据工程设施权属、使用范围等,进一步细化完善管护责任清单,落实管护主体,明确管护内容。同时,鼓励支持各地相互学习借鉴,不断创新方式,因地制宜推广建后管护的成熟模式和成功经验,在确保建设质量和管护效果的前提上,探索性引入商业保险、专业化社会服务组织等开展建后管护工作。目前,我部在广泛调研各地建后管护工作情况和充分征求各地及专家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正在完善建后管护的有关政策措施。
下一步,我部将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作,研究高标准农田水利设施使用收费制度和损毁补偿制度,加快出台高标准农田建设建后管护政策措施。压实建后管护责任,督促保障管护经费和落实管护人员,指导各地按照“谁受益、谁管护,谁使用、谁管护”的原则,形成可操作的具体管护措施,确保建成一亩、见效一亩、管好一亩,持续发挥高标准农田效益。
以上就是高标准农田建设建后管护政策措施,其中提出,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作,研究高标准农田水利设施使用收费制度和损毁补偿制度,加快出台高标准农田建设建后管护政策措施。压实建后管护责任,督促保障管护经费和落实管护人员,指导各地按照“谁受益、谁管护,谁使用、谁管护”的原则,形成可操作的具体管护措施,确保建成一亩、见效一亩、管好一亩,持续发挥高标准农田效益。